疼痛“男女有别”?真的!忍多了小心对疼痛“过敏”
时间:2024-10-31 15:50:46来源:金陵晚报

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剧,当前,疼痛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、肿瘤之后的第三大健康问题。每个人日常都会碰到“疼痛”问题,但很多人对它的认识却远远不够。慢性疼痛是一种病,并非所有疼痛都需要镇痛治疗,遇到疼痛也并非“能忍则忍”;疼痛折磨很多人,但却“男女有别”。专家提醒,疼痛不应被忽视,科学的疼痛管理才更有助于享受健康人生,否则小心痛忍多了变“脆皮”。

误解 错把疼痛当“湿气”重

自去年8月起李女士就受到肩痛的折磨,“当时我以为是吹空调受凉了,‘湿气’重导致的,没当回事。可是经过保暖,并在推拿馆理疗、拔火罐后都没什么用,疼痛反而越来越重,不仅彻夜难眠,连梳头、穿衣服、扣纽扣都很困难。一直忍了半年,什么都试过了,才到省人医的疼痛门诊来看。”最终她被确诊为冻结肩,也就是“五十肩”。李女士告诉记者:“后来医生用微创方法帮我松解和治疗之后,疼痛明显减轻了,也能活动了。”

无独有偶,对于疼痛的误解,让徐女士以为自己得了产后抑郁。自从两年前生过宝宝后,徐女士就过上了白天工作、晚上回家带娃的生活。“累,并快乐着!但两年来,我却时不时地仍能感觉到疼痛。也说不上哪疼,臀也疼、腰也疼、小肚子也疼,时不时地……我都觉得自己是不是产后抑郁了。”徐女士告诉记者,经历过妊娠和分娩的十级疼痛,她觉得这些小痛无关痛痒。但在家人的关心和坚持下,徐女士来到南京市第二医院疼痛门诊就诊。

接诊医生了解到徐女士忙于工作,生产后未做过康复项目,且平时带娃劳累,上班又久坐不运动等,结合症状表现和检查结果,考虑令徐女士疼痛的原因是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。“该病以下腹部疼痛为主要表现,持续时间长,疼痛性质多种,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。”邓友明主任医师介绍,通过治疗徐女士的疼痛逐渐缓解。

区别 疼痛确实存在性别差异

疼痛患者不仅身体承受痛苦,精神方面也会受到很大影响,常常伴随着焦虑和抑郁的情绪,严重影响生活质量。据统计,我国慢性疼痛患者超过3亿人,且每年以1000万—2000万的速度快速增长。2023年我国慢性疼痛相关疾病住院患者高达2615万例,仅疼痛科收治的患者就提升了35.1%,但不少医院疼痛科数据显示,在收治的患者中,女性患者占比接近六成。难道疼痛“男女有别”?

省人医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主任医师潘寅兵教授表示,在临床工作中可以发现,男性和女性在疼痛的体验、感知和应对方式上确实存在着显著的差异。而且,某些疾病的发病率存在明显的性别倾向,“比如常见的冻结肩,男女发病率之比达到1∶3。”

为何有如此差异?潘寅兵介绍表示,这与不同性别间性激素水平、内源性镇痛系统以及大脑结构和功能等多种因素有关,也与女性社会功能角色的特殊性等社会心理因素有关,“从生理角度来看,女性似乎对疼痛更为敏感。女性体内的激素水平波动,尤其是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变化,可能会影响疼痛感受。例如,在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,许多女性会感受到疼痛程度的变化。同时,女性的痛觉感受器可能在分布和敏感性上与男性有所不同,这使得她们在面对相同的刺激时,更容易感受到疼痛”。

心理因素也在疼痛的性别差异中扮演着重要角色。“女性可能更倾向于将疼痛说出来,寻求支持和帮助。而男性则更有可能选择默默忍受疼痛,不愿意轻易表达,认为‘忍一忍’自然会好。”潘寅兵解释。

危害

有些疼痛忍多了

易变“脆皮”

疼痛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,而慢性疼痛是一种独立的疾病,但“忍”却不是解决办法,甚至产生危害。《中国疼痛医学发展报告》显示,慢性疼痛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、肿瘤之后的第三大健康问题。但公众对于疼痛疾病的知晓率仅14.3%,只有不到一半的慢性疼痛患者选择就诊。

省人医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主任刘存明教授表示,古有关公“刮骨疗毒”面不改色,传为美谈,但在医学看来却是错误的选择。“‘忍痛’在我国文化中备受推崇,尤其是男性。但是要特别注意的是,疼痛有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之分。”刘存明解释,急性疼痛往往是一种症状,多数随着原发病治愈而消失,“关公刮骨之痛”就属于此类疼痛,“而慢性疼痛和高血压、糖尿病、冠心病类似,本身就是一种疾病。其病种多、病因杂,可由多种病因引起,如炎症、神经损伤、肿瘤或糖尿病等。发病率逐年增加,不分白天黑夜,很多人忍受着疼痛的折磨,亟须更多关注”。

刘存明提醒,疼痛医学里有一个概念叫“痛觉敏化”,简单来说就是对疼痛“过敏”,“当你对慢性疼痛置之不理,它很可能逐步影响到神经、脊髓,甚至导致大脑中枢‘过敏’,造成其疼痛阈值可能处于较低水平,治疗难度加大,逐渐成为易痛的‘脆皮’体质,严重时轻微触摸皮肤都会感到疼痛难忍。”刘存明强调,“忍痛”不仅容易耽误最佳的治疗时机,还容易导致慢性疼痛迁延不愈甚至加重,因此有些“痛”真的不必忍。

建议

预防疼痛不再当“忍者”

专家表示:目前慢性疼痛患者面临两个难题,“一个是拖延看病,越拖越痛;二是找不对科室,这在中老年疼痛患者中非常典型”。潘寅兵教授建议,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疼痛,不妨到医院疼痛专科门诊就诊,切莫延误治疗时机。

那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预防疼痛?

“首先要增强自我认知,了解疼痛是身体对外界刺激的正常反应,而痛觉敏感可能与心理因素、精神因素或外周神经损伤有关。”专家建议,“还要学会调节情绪,转移注意力。在出现疼痛时,尝试通过看书、看电视剧、和朋友聊天、听音乐等方式转移注意力,减少对疼痛的关注。此外,通过身体锻炼,如散步、慢跑、游泳等,增强身体素质,同时锻炼过程中也能相对提高对疼痛的承受能力”。

专家强调,合理饮食,放松身心、规律作息,是预防疾病发生的关键,“多吃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,如苹果、黄瓜、鸡蛋、牛奶等,增强自身体质,预防疾病发生。避免过量饮酒,长期过量饮酒吸烟会降低人体免疫功能。学习放松技巧,如呼吸练习、冥想等,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,避免熬夜,机体的免疫修复大部分是在睡眠时进行的”。

此外,感染也是导致疼痛出现的比较常见的原因,专家建议,积极接种疫苗,预防感染。

曾令清 何雨田

王婕妤

标签:

生活指南
  • 前三季度北京经济增长稳、韧性强 提质向新显活力

    前三季度,北京信息、金融、工业增加值合计占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超

  • 青云上府人头攒动,国庆楼市持续升温 每日讯息

    国庆黄金周不打烊、不放假,加班加点促销售,正在成为这个假期多地

  • 实时焦点:浙江文化观察:如何打造大运河“超级IP”?

    中新网杭州9月20日电(林波)在位于浙江绍兴的浙东运河博物馆内,文物

  • 制造业向“新”而行 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|天天速递

    逐绿而动,向新而行。近年来,灯塔工厂、未来工厂、绿色工厂等不断

  • 焦点速递!罗辛铀矿服役年限大幅延长十年 推动矿山长期可持续发展

    中新网北京8月22日电 (诸葛瑞鑫)中新网近日从中核集团获悉,纳米比

  • 世界快播:​西平县重渠张庄小学:初夏迎小满 万物皆欢欣

    伴着夏日的脚步,小满节气悄然而至。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二十四节气

  • 息县:民俗踩街迎新春 义写春联送祝福

    “幸福不忘感党恩,感谢党让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,欢迎大家来到大美息县

  • 每日热点:河南驻马店市驿城区水屯镇:特色种植走上“莓”好致富路

    1月4日,走进河南驻马店市驿城区水屯镇陈楼村的明瑞草莓采摘园看到,一

  • ​信阳市浉河区游河乡:化散为整育良田-今日聚焦

    近期,虽然天气转冷,寒风呼啸,但位于信阳市浉河区游河乡新集村的高标

  • 信息:税收征管数字化高级别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

    人民网北京10月20日电 (记者车柯蒙)10月19日至20日,由中国国家税

  • 突破3万亿!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继续增长|报资讯

  • 女性特有生理机制会使心血管疾病风险升高 专家:牢记ABCDE系列措施

    中国网财经8月23日讯女性心血管健康问题越来越引发公众关注。日前,北

  • 普京:俄仍处世界五大经济体之列且经济体量已经超越德国 具体是怎么回事?

    【普京:俄仍处世界五大经济体之列,且经济体量已经超越德国】下面大家

  • 绿叶制药(02186)已在中国澳门提交芦比替定新药上市申请

    绿叶制药(02186)公布,该集团由PharmaMar,S A 许可引进的产品注

  • 国家广电总局等部门专项整治力克电视“套娃”收费现象等问题

    新华社北京8月21日电(记者王鹏)21日,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工业和信息化

  • 佛山三山澳门城三期地块终止出让 原计划筹办博物馆

    观点网讯:8月21日,佛山市原定于8月29日网拍的南海三山澳门城三期地块

  • 民生
    • 热点聚焦:商业险过期多久时间还可以续保?商业险断了重新买贵吗?

    • 我国集成电路出口恢复“活力” 世界要闻

    • “渝港澳律所联营”成为重庆律师行业涉外法律服务新方向_世界热消息

    • 最新快讯!​锦旗映初心 医患显真情——西平县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获赠致谢锦旗